竹荪人工种植技术

竹荪是什么、竹笋有什么功效,我们之前关于竹荪方方面面的知识已经了解了很多,那么竹荪的人工种植技术小伙伴们了解多少了呢?如果不了解的话,那就来看看这篇文章吧。

一、栽培前准备

竹荪栽培前需要准备好菌种,菌种分为母种、原种和栽培种,其中原种和栽培种由母种扩繁而来。菌种的培养料成分相同,比例略有不同。

二、母种

竹荪人工种植技术,第1图

母种培养料:木屑55%,麦麸20%,黄豆粉10%,竹子粉8%,硫酸镁2%,磷酸二氢钾2%,石膏粉1%,白糖1%,维生素B11%,将原料按比例混合好后,装入500mL的玻璃瓶中,然后放入

1、5kg/c?的压力下灭菌

2、5~

3、0h。灭菌完成后,取出自然冷却。

三、原种

原种培养料:木屑50%,麦麸25%,黄豆粉10%,竹子粉8%,硫酸镁2%,磷酸二氢钾2%,石膏粉1%,白糖1%,维生素B11%。扩繁原种需要把母种分成4~5cm3的菌块接种到原种瓶中,每瓶母种可以扩繁80~90瓶原种。

四、栽培种

栽培种培养料:木屑60%,麦麸20%,黄豆粉7%,竹子粉6%,硫酸镁2%,磷酸二氢钾2%,石膏粉1%,白糖1%,维生素B11%。每瓶原种可以扩繁60~70瓶栽培种。

五、播种时间

春秋两季播种,春季一般在3~4月,气温10℃以上才能播种;秋季一般在9月左右。

竹荪人工种植技术,第2图

六、播种

a.首先平整土地,将覆盖菌种用的覆土用粗筛筛一遍。菌丝生长对底土要求不严,对覆土要求比较严格,覆土以含腐殖质颗粒的砂壤土最佳。

b.土地平整后即可在菇棚里面开厢面和厢沟,厢面栽培竹荪,厢沟利于管理人员走动和排水。厢面宽75~100cm,厢沟宽20cm、沟深5cm。

c.厢面开好后平整厢面,铺设质量好的干燥秸秆(不能用霉变的秸秆)。秸秆应砍成40cm长,用1‰高锰酸钾溶液浸泡。秸秆使用量控制在5~6kg/?,要铺得紧密瓷实,不留空隙。

d.秸秆铺好后,选择菌丝浓密、颜色雪白、长满或接近长满且没有老化的菌种,播种时把菌种掰成大枣般大小的菌块,用种量大概在每1㎡8~10瓶。

七、冬季出菇

播种完菌种,在菌种上面撒1层竹片,竹片使用量占秸秆量的14%~15%。撒好竹片后再撒上1层白糖,白糖使用量占秸秆量的0.1%~0.2%。然后在菌种表面盖1层筛好的覆土,量不用多,稍微盖住菌种就可以。接下来铺第2层秸秆,铺设方法如第1层。铺好后播种第2层菌种,用种量比第1层略少,控制在每1㎡6~8瓶。菌种摆在秸秆表面之后,像第1层播种一样撒竹片和白糖。

完成后,给栽培料和菌种浇1遍透水,喷洒高锰酸钾溶液。喷水完成后再次覆土,这次覆土要厚,控制在8~10cm,确保栽培料和菌块不外露。覆土盖好后整理平整厢面,盖1层干松针,厚度以完全看不到覆土为好,然后把菇棚通风口全部打开,保证空气流通,再往厢面上淋水,一定要淋透。

竹荪人工种植技术,第3图

八、病虫害防治

竹荪粘菌应本着“预防为主、治疗为辅”的原则,合理选择药剂,进行综合防治。提高病害防范意识、加强肥水管理、提高自身抗病能力是减少病害发生的关键。

竹荪粘菌病防治方法:

a.选用无污染、抗病能力强的菌种。

b.注意场地选择、做好土壤消毒。

c.培养料处理。

下料栽培前,将原料放入水池内浸泡1—2天,随后堆沤发酵5—7天,浸泡和堆沤时分别加入石灰和多菌灵进行杀菌。

d.加强畦床管理

选择在晴天下料播种,覆土后畦面上撒一些竹叶或铺盖稻草,并遮盖薄膜保温、保湿、防雨;菇棚四周遮阳物不宜围的过厚、过密,要易于通风;畦沟排水方便,不易积水。

e.发病后的处理。

粘菌病一旦发生,要立即停止喷水,加强棚内通风透光;同时清理掉发病处的培养料和土壤,清理时注意清理面积稍大于发病面积,在清理处撒上石灰,并喷洒杀菌剂,在发病初期可用多菌灵、甲基硫菌灵、中生菌素等进行防治。

九、采收

菌丝生长3个月左右,竹蛋基本成熟。从竹蛋到展开裙子需要4~6h。菇体成熟后不久就开始萎缩,在菌裙完全展开、菌盖上的孢子液还没滴到菌裙上时及时采收。

采收时,用小刀从菌托基部切断,不能用手直接拉扯,以免伤害菌丝,影响下次出菇。

以上就是我们整理的有关竹荪种植的所有内容,小伙伴们看明白了吗?

相似内容
更多>